近日,坊间突然对一家知名量化机构的高管名单进行了“热议”,并引申出了质疑的声音。
然而,这家机构的高管阵容早已在一年之前有所变动,但直至今日才突然发酵为行业话题。
一些视频博主们,纷纷跟上,曝光这家百亿量化机构“聘请跑路机构CEO”。
据悉,该人士担任着一家百亿量化私募机构W(后简称“W私募”)的法定代表人、总经理、执行董事等职务。
据基金业协会备案资料:钱某早年曾在多家内外资大型银行从事私人银行业务。之后于2018年入职海某集团,更在2019年1月成为海某基金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
不过,出乎意料的是,这个钱某加盟W机构的时间并不是现在,而是近三年前。
按照官方备案资料,钱某早在2021年秋季就跳槽离开了海某基金,而后者是近年才“出事”的。
随着钱某被关注,他现在的“东家”也进入了被关注的。究竟是何“身份”和“岗位职责”,他在相关机构中究竟作用几何?
据中基协备案资料:2023年8月底W私募机构对出资人状况进行了更新:该私募机构两位创始成员股权各占47.5%,钱某持有5%的股权。
钱某虽然在三位股东中持股最少,但他加盟W私募时间也较短,似有一定合理性。但他又承担法定代表人等关键责任,这个股权比例看起来又有点不太相称。
W私募此前的法定代表人殷某,也是创始人之一,有着专业背景,官网中提及他“中期构建了基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研究方法体系”,率领公司团队“在多个高频交易品种交易占比遥遥领先”。
但在钱某成为法人后,殷某的备案职务变成“首席策略”,这个岗位在百亿量化机构备案信息中,亦十分少见。
另一位创始人郑某,更是从十年前就以“监事”自居。但就是这两位身份“奇特”的股东殷某、郑某,目前同时担任实际控制人。
纵观百亿量化私募,除了个别机构外,普遍都采用“类似”的简单的出资人结构,即创始人是控股股东,并且担任法定代表。而W私募案例中,两位创始人依然实控这家私募行业新闻,但法人换成了一个跳槽过来的销售背景人士。
作为“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机构,公司治理结构的稳定、有效、长治久安,对于委托人的财产有重大意义。
有些机构只有一个平台主体,但治理机构却差异很大。比如,有些机构承担法律责任的是一批人,名义上的高管是一批人,而实际上掌控公司的又是一批人。还有些公司会设置一些独特的岗位。
这种种件件的安排,都让人看到这一些“费解”的细节,并让人揣度相关人物处理事情的动机。
或许,普通、一致的岗位和治理机构,公开、透明的公告信息,才是未来有待重视和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