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文汇报》与我院围绕《探路新质生产力》开展联合采访调研。今天,该报报道了我院专家观点、热词分析及调研成果。现转载分享如下:
作为当前备受关注的热词,“新质生产力”已在全国范围内凝聚起强大共识,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指引,将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助力经济转型升级、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如果说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谋划,像一幅意境深远、层次丰富、虚实相生、气韵生动的写意山水,那么,为了践行贯彻,需要通过多样方式,将硬核的概念“打开”,作更具象的透视,从而体会它背后的每一个维度与内涵。
感谢数字化技术所带来的便利,让我们能够在观察“新质生产力”时,得到一个独特的工具——热词。这次,本报与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院合作,聚焦与“新质生产力”相关的一系列关键词,对海量的原始数据进行客观采集、梳理、加工,最终形成一系列新质生产力关键词“热力图”。
开展这项工作的初心是想看看这些“热词”能否成为向导或窗口,陪伴读者踏上一段“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旅行,或进行一次“众里寻他千百度”的眺望。而在着手尝试后,我们意识到,这些热词,无论是来自搜索指数还是媒体文章,它们并不只是千行百业对新质生产力的学习总结,更代表了基层一线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个个鲜活断面。
正如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院院长何万篷所说,“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的这些重要关键词,实际上都是动词;真正领会新质生产力,除了“热议”,更要“起而行之、行之有效”;唯如此,方能催生新质生产力。
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希望借此番对“热词”的分析和呈现,能帮助更多人以接地气的方式进行决策和行动,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部署要求从“大写意”变为“实景画”。
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是科技创新,透过热词榜,我们也可以发现,国内对新质生产力的这一时代特征已有充分认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占据搜索概念榜首;在媒体文章概念榜上,最热的5个词中有3个(创新、科技创新、技术)与创新有关。
虽然创新无比重要,但新质生产力并不能与技术、研发或产业化简单画等号。它不仅有生产力层面的迭代,更可引发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体系的深刻变革,热词榜自然验证了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新型生产关系”“激活生产要素活力”乃至“政策”“战略”“风险”等,均出现在相当靠前的位置。
在“创新底色”之外,发展新质生产力还需要结合时代背景。这里说的“背景”,既涉及科技与产业革命的大趋势——当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就是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特征,另外还有时代背景——虽然在我国已基本形成现代工业体系,但由于长期以来在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短板,再叠加当前经济全球化逆流、全球产业链调整等因素,传统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一些关键领域和环节受制于人。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一大目标就是要想方设法将未来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手中。相应的,热词榜前十中,“数字化赋能”“绿色低碳”呼应了技术大势;“新型制”“中国式现代化”“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等则为产业链补链强链、化解“卡脖子”难题提供了路径。
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拿得出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也应重视高效有序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无论如何,以科技创新支撑打造若干产业高地、构建国家竞争新优势,是新质生产力培育的重要着眼点。
透过搜索热词和文章热词的分析,我们看到,“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以及“新材料”“科技金融”“基因技术”等出现在产业热词榜前列,表明大家对新产业、新赛道重点领域的一种普遍倾向;“绿色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光伏”等词的流行,反映出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深入人心,绿色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实际上,这也解释了国内企业为何在上述领域能拿出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这被普遍认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相应的,在热词榜上,“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均跻身前列,让人看到国内正越来越重视把握“破”与“立”的关系,精心谋划新质生产力在上述三类产业场景中的落地途径。
另外,仔细观察产业热词榜后,我们还得到一些意外发现:虽然“合成生物”“低空经济”包括“量子科技”等,本质上都属于“未来产业”,但今天它们就已足够“热辣滚烫”,特别是前两个词,都双双跻身榜单前十。与之相对,乍一看仿佛与新质生产力有些“隔膜”的“农业”,其热度亦属“顶流”,这是否为一个提示——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关注风口,也要抛开线性思维,时刻为超预期的“鹊起”做足准备?
据负责此次热力图策划制作的上海前滩新兴产业研究院决策AI中心副总监楼崇透露,此次搜集的这一组关键词榜单背后,原始数据共涉及文章上万篇,热词超过1000个。
虽然排名前十、前二十的“头部热词”最吸引眼球,但藏身于榜单后部的“亚热词”“微热词”也值得关注。甚至可以说,新质生产力概念所具备的丰富层次感,主要体现在这些“非头部热词”的“长尾效应”中。
从技术维度出发,整套热词榜涉及数百个学科和产业方向,另外也收录了一系列制度创新关键词,总体上,呈现出一派百花齐放的姿态。正如我们先前所提到的,制作这个榜单的主要目的并非单纯对概念作阐释,实际上,很多热词深深扎根于实践。特别是所有的“长尾”热词,汇聚起来,凸显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系统性思维,以及各地在落地践行新质生产力时,因地制宜、千人千面的灵动性。
甚至可以说,正因为我国拥有足够厚实的工业经济基础,以及富有包容性的产业生态,才有能力为如此多元的新质生产力探索提供足够丰富的土质和土壤。基于这种优势,假以时日,悉心栽培,新质生产力布局终究会有不俗回报。
另外,我们还注意到,上榜的“长尾”热词中出现了一些“陌生”汉语新闻资讯,比如“新质服务力”“新质战斗力”“新质学习力”,以及“新质制造”“新质商业”“新质人才”等,构成“新质系”词汇。有意思的是,当我们看到“质造”一词(猜测此“质”应与“新质生产力”的“质”同义),不由想到,之前描述工业走向高端,常有“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说法,那未来,会不会再前进一步,演绎出“从中国‘智’造,到中国‘质’造”的升级版?
热力图搜索数据抓取自百度搜索指数网站,其中搜索相关关键词为用户在搜索目标词汇(新质生产力)前后的搜索行为中出现的相关检索关键词。
热力图媒体文章数据抓取自主流社交媒体网站、主流新闻资讯网站以及微信公众号文章,所有文章均在标题或内容中出现搜索目标词汇(新质生产力)。数据时间范围为2023年9月7日至2024年4月30日。搜索相关关键词共1003个、文章共10307篇。搜索相关关键词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关心新质生产力的人群对新质生产力的初步理解,也反映了他们初步认为与新质生产力具有高度相关的内容。媒体文章相关关键词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在学习、工作和研究新质生产力过程中的总结。
从数据来看,关注新质生产力的人群对其字面上的理解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型工业化”“数字经济释放新增长动力”“高质量发展”等。
从数据来看,关注新质生产力的人群从网络信息中关注最多的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从数据来看,媒体文章主要突出“创新”,其次是“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技术”等概念。
从数据来看,媒体文章主要突出的产业是“人工智能”,其次是“未来产业”“大数据”“知识产权保护”等。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